題目係標題黨:事關最近「拜中門」(拜登通中門)最juicy,尤其朱利安尼的操盤下,縱使主流傳媒和社交平台唔報唔轉載,都通過向Senate、Delaware Police、民主黨的大佬Nancy Pelosi提供資料而打殘民主黨的競選聲勢,甚至演變成「mainstream越壓逼,Trump越能動員己方潛在選民、削弱Biden選民投票意欲」的效果。尤其在今日的選前辯論中,Biden實牙實齒但欠證據地否認指控,留了口實。日後只要有清晰可信的証據出現,連Senate和Police(還有早已掌握証據的FBI)都接受,咁應可謂「吟詩都吟唔甩」了。
不過,事件的後續發酵,非本文欲討論的部分:畢竟朱利安尼會繼續爆料,選民亦自有其看法和選擇,而且很快就見真章,毋庸多言。倒是這次Presidential Campaign中,主流人物 — 不論民主還是共和黨(別忘了Bush family和Colin Powell) — 那種對Trump及其支持者之痛恨,如Kamala Harris不提中國的態度,拜中門所顯示的勾結,以及Wall Street and Silicon Valley那種不分情由甚至實際利害盲目友中的態度,都頗為耐人尋味。
哈,好簡單啫,they hate Trump and his comrades and supporters!
Yes, but why?係乜嘢令到主流精英痛恨到連言論和新聞自由都可以被compromised,是意識形態衝突?是影響從貪腐中得到的利益?還是另有更深層的原因?
首先,我不認為這是因為「左膠」或「天真」的意識形態衝突:能夠在政/錢/學/媒圈撈到風生水起的,絕對冇天真嬌,亦冇堅定信念者,俱是錙銖必較,利益至上的老奸巨猾之徒。
其次,corruption固然是原因,卻未致於是唯一原因。事關對這一幫老奸巨猾之徒來說,朝秦暮楚,反口覆舌,又有何難?加上美國權力分立,總統雖一人,其核心幕僚十數人,有影響力官員廿幾人,國會議員連助理上千,大法官9人,法官過百(這尚未計算NGO、商界,和主媒);要一一收買並統一口徑和立場,也沒那麼容易,成本卻高。收到好處,卻可推說因國會/法院/其他組織/民意阻撓而唔成事,何足為奇?
再說,可corrupt他們的又不止一家勢力:俄國唔會?歐盟唔會?日韓唔會?各種MNC、跨國NGO唔會?中國出錢,又不一定是出價最高,派片又不甚均勻,就算計埋捉黃腳雞之類的手段,又計埋中國市場之浩大潛力,都不見得會令主流精英只賣給中國的地步,以致只敢嘈俄國,不敢或不願嘈中國。
此外,商界固然可為之進中國市場去遊說美國政府友中。但你以為識得搞商戰(包含blackmail, greenmail, 醜聞, 人為意外等等)的奸詐商人,就只識買中國怕,而不會採取兩面手法:一面捐款遊說強硬制裁中國,然後再收大陸好處再遊說放鬆乎?具體操作當然沒那麼簡單直接,但套路不變。一如馬拉的Mahathir,先stop高鐵工程,去大陸孖叉完大陸領導,得到favorable terms就「得勝回朝」,繼續高鐵ja jumbo?
我覺得,其實Bill Gates在最近一個interview中,論到反對美國在晶片上制裁中國上,講的一句說話最有代表性:Is it really good to force China to become fully self-sufficient (on semi-conductor industry)?
換言之,美國主流精英背後想的是:通過美中關係和生意,讓中國長期依賴美國,特別是在顛覆性科技和美國全球信用系統上。
即係:羈絆策略。
主流精英自中國轉莊、蘇聯解體後,已經建立一種想法:與其靠打仗去擊倒對手,勞民傷財又痛苦(越戰的後遺症),不如玩比賽誰發展得更好更強,更重要是一邊發展一邊建構一個exclusive的體系:你聽話,play by the book(within the tolerated grey area),就俾你入會玩,等你肥仔。當你習慣做會員,享受慣,咁萬一你cross the line,就可以用罰錢降grade甚至踢出會作威脅,等你聽話。至於如果你grow到一個size,就俾你入board一齊揸莊,完全有你著數。
這種辦法不單止不勞民傷財,相反能提供大量商機,一邊搵錢一邊搏奕,簡直太理想了。於是成為主流精英的共識,甚至係信仰。
然而,這裡有一個先決條件:不是他國守不守規矩,履不履行諾言;也不是條例清不清晰;亦不是發達國團不團結,而是龍頭國家,即係美國,在任何一國違規時,有沒有足夠意志力排眾議而公開指出問題,提出審訊,並執行罰則。所謂的「力排眾議」,指的還不一定是他國/非本地組織,還包括國內的利益集團。
試想想拜中門的一個場景:一向親歐盟和北約的波羅申科,原欲調查欲滲進烏國能源事業的華信能源(而此事若成事,烏克蘭就更同時被俄中綑綁,也就不用提入歐了),卻居然遭美國副總統親自叫停,波羅申科政府沒法豎立足夠威信,也就更抵擋不了俄國的滲透和破壞活動。至於其他東歐國家看在眼裡,自然就「醒目」,原來友中先有好處,甚至親俄也就表面被疏遠,只要有實利,友中親俄,財和軍事支持兩得,就當然懶理美英歐盟政客的官樣譴責,仆倒去做。
如此一來,若A打定主義,通過滲沙子和賄賂的方式,令到B無視任何的犯規,藉以李代桃僵,以反客為主的話,A就無須通過任何軍事行動,已經可以擁有B的影響力,而不用付給B任何條件和利益。而且,只要B繼續比A有錢和先進,B不要A的代價比keep住更高(至少短期內),則A自然可以「守弱但制強」。
而美國主流精英集團,已經深陷此搏奕中,難以自拔。不但不能通過威嚇中國脫勾達到discipline thy competitors(他們的角度計)的目的,反倒是自己被中國用「自給自足」來威嚇,深陷「失去被依賴導致體系崩潰」的恐懼當中,連數數花,誰的底更厚更能抗壓的意願都沒有,只想著邊際效益上的損失。
這已經不是友中,而是懼中。無怪乎中國領導層有信心「打勝仗」。
恐怕這才是他們非常痛恨Trump camp的原因:他們已承受損失之餘,又欠缺適應不可逆轉的變化的能耐。就算Biden贏得選舉,也不知要付出多少,才能回復當初,繼續那蝕水的「智豬搏奕」。
【睇大睇細】- 財間行者
作者電郵:dtwchan@yahoo.com
FB public page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candmic/?ref=bookmarks